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余彭年 投資之道


有「中國第一慈善家」之譽的香港富商余彭年,年前決定將全副身家捐作慈善用途。






1973年股災,余彭年曾說「虧損了相等於目前幾個億的資金」。對於股票投資之道,是一年最多買一兩次,每次專吼大跌時出擊。買了之後,擱在一邊,不理升還是跌,待升了三成就不貪心,沽出獲利,不再後悔。買股一年一兩次 升兩三成就走。

跟很多老一輩的香港投資者一樣,余彭年在1973年的股災近乎傾家蕩產,把手上物業押給銀行炒股。「股市由1700多點,一直跌至300多點才沽出,在香港的房地產差不多輸清光。我得到的經驗就是以後不貪心,一年只買一次、兩次股票,買了之後就去旅行,升了兩三成就走,跟去澳門賭錢一樣,贏錢就走。」

余彭年近輸身家時已50歲,要到台灣東山再起談何容易。「那時真的很辛苦很辛苦。」所以現在他對股票很有戒心。但在20093月,當匯控(0005)跌至33元時,他吼準時機買入賺了一筆。「我到58元便賣了出去,後來升至80多元,已不關我事,要賣到最高價是沒可能的,很危險。」

股票屬遊戲 高低均假象
 
月初,他眼見匯控跌至60元左右,令他也「心郁郁」。訪問當天匯控已回升至每股68元,他就打消了念頭。「股票只是遊戲,一高一低,都是假的,平買我就不擔心,反正賺多了,就多做些好事(指捐錢),賺少了,就少做些好事。」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全職炒股

全職炒股者的經驗之談

文中的「我」,是作者「利佛摩」,而不是周顯。

我本來是在一間有名的證券行打工,跟到了一位好師傅,學到了不少知識,之後全職炒股,已經有好幾年了。

照我所見,全職炒股的人,通常只有三種結果:

1.七成以上,是炒來炒去得個桔,收入同打工差不多,可能仲衰,因為收入不穩定,三更窮,四更富。

2.輸晒收場,佔兩成。

3.炒到發達,要幾千萬先至算,佔一成。

我和我的師傅主要用基本分析來炒股票,注意下面這一句:每日基本都是早上五點起牀,晚上一點收工。(周顯評語:這句話當然有作大,而且也一定要睡午覺。)我每日的工作流程就是一早起身,在開市前,看報紙、公告、報告,開市時就炒股票,一邊炒,一邊看網站、一邊看通告……從來沒有放過假,就算發燒都無得放。

我的收穫是:已經供斷了一層樓。

好了,現在利佛摩退場,又是周顯出場的時間了。

其實全職炒股的最大可能性,是在於頭幾年,都是很順利的,通常都在贏錢,可是,到了某一刻,例如金融風暴、金融海嘯,就會一鋪清袋。唯一幸存的機會,是在贏錢的時候,把一部分的利潤提取了出來,買了樓。我見過大部分的全職炒股的贏家,都是靠着買樓發達的,就是連公認炒股票最高明的劉鑾雄,都離不開買樓這條秘方,在八七和九七,都是靠手上的物業度過了難關。

以上這位利佛摩仁兄,和其他全職炒股者而能成功,而能生存下去,最大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是股票行內出身的,受過了正統的訓練。那些沒有做過股票工作的人,其股票知識是不踏實的,能夠成功的機會率,是接近零。但偏偏,最想成為全職炒股的人,就是那些沒有做過股票工作的行外人,這可能是因為愈不懂得,愈多幻想的關係。

全職炒股的最大弱點,是我也犯過的,就是沒有經常性收入,所以得從炒股收入提取部分出來,作為日常的開支。當遇上長時間的熊市時,便會發生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在沒有錢去開飯交租時,你是賤價沽出股票,還是勒緊褲頭堅守呢?問題在於:你不知熊市何時才會完結,所以也不知堅守到何年何日,林子祥有一首歌的歌詞:「無止境的等,不禁心動搖。」

所以,如果要當全職炒股者,首要條件,就是有充足的本錢,一方面可以提供日常支出,第二方面可以堅守信念。說穿了,炒股票和所有的投資一樣,考的就是holding power,只要堅守到否極泰來的一刻,而你沒有死掉,那就贏了。反過來說,每當熊市的最低潮時,本來應該是入市的最好時機,但卻是最多經紀和全職炒股者離場的時候。

 
東週網  周顯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張士佳 出術?!



張士佳以隱藏賬戶交易並作失實聲明 遭證監罰停牌30個月兼罰50

 
證監會宣布暫時吊銷張士佳的牌照,為期30個月,由201344日起至2015103日止,並處以罰款50萬元,原因是張利用隱藏的證券賬戶進行交易,造成利益衝突,並於一報章投資專欄作出虛假及失實聲明。

監監會的調查發現,張士佳隸屬於華富嘉洛證券期間,未有披露其妻子開立的一個證券交易賬戶。因此,透過該隱藏賬戶進行的交易並無按«操守準則»的規定受華富嘉洛監察;張買賣其於《蘋果日報》專欄所評論的股票,造成利益衝突。

20093月至20103月,張士佳在《蘋果日報》的專欄對若干股票作出有利評論或推介,然後於其專欄刊出的同日或於其後三個營業日內,賣出其妻子的證券賬戶中持有的部分或所有相關股票,並多次從中獲利;張曾指示其助手延遲刊發若干股票的有利評論,直至其妻子的賬戶買入有關股票;及張在其《蘋果日報》投資專欄評論有關股票時,對其於妻子的賬戶所持有的相關股票作出虛假及失實聲明。

張的罰款額與其於上述交易中所獲利潤大致相若

 

Yahoo 08042013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老雀 嫩雀


黃台之瓜 唔摘就

 

壹傳媒(282)老闆肥佬黎親自宣佈出讓台灣業務交易告吹,並聲言不會再出賣台灣報刊生意。肥佬黎講嘢信住佢兩成先,但呢次交易唔成,壹傳媒肯定受重創,肥佬黎真正係賠了夫人又折兵,散戶都應該喺呢單交易學到啲嘢,就係股價升唔沽就笨。

  壹傳媒呢個46億交易不完成,訂金要退回,無訂金可殺。仲有仲有,壹傳媒本來在去年10月作價3億港元賣走台灣壹電視業務畀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後來殺出新買家要電視、報紙一起買,才終止與練台生的交易。壹電視年蝕10億港元,如今無端端揸多半年,等如蝕多5(仲要短期賣得到),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壹傳媒硬啃勁蝕

  呢一役肥佬黎固然損兵折將,但不少壹傳媒股東無沽貨亦大歎走寶,呢個憧憬破滅的個案,都可以做一單教材。壹傳媒去年9月股價浮沉在0.7元左右,公佈台灣賣盤交易後,股價在去年1018日大升至1.76元,然後反覆回,停牌前收市價1.17元,估計復牌後要大插。

  我識得兩個朋友都有揸壹傳媒,一個好叻分段走清,我叫佢「老雀」;一個一股都無賣到,我叫佢「嫩雀」。「老雀」在1.7元、1.5元、1.4元三個位沽貨,平均沽貨價1.53元,如今睇佢好醒。我問「老雀」點解咁叻走清,佢答我「唔貪」,反正買回來炒,好多人計來計去計壹傳媒賣走台灣業務後值幾多錢,佢唔計,復牌日見試盤價1.7元,未開市已落定盤在1.7元、1.8元、1.9元分三批沽貨,佢話若然咁樣分批沽清平均沽貨價1.8元,佢會賺1.3倍,仲想點?結果上唔到1.8元,只沽了三分一。隻股回落,但到12月中佢見隻股炒高到1.7元又行人止步,一浪低於一浪,就搵位走埋佢。老雀話1.5元時沽可能錯過交易成功升上2元的機會,但交易不成1元都守唔住,佢就唔博啦。

  至於「嫩雀」就好慘,一股都無沽過,原來佢揸咗呢隻股好耐,當年有100萬股,高峰期股價5元,佢揸的股價值過500(隻股曾經51,等如現價25元!)合併後佢得番20萬股,股價又大跌。我問佢做乜今次升到1.7元唔沽?佢話見過500萬之後,1.7元都只係34萬,黃台之瓜,何堪再摘?而且佢亦睇好賣台灣業務後股價會高好多。我就話黃台之瓜,唔摘就笨!唔能夠話見過500萬,就唔執1020萬,13年前美好的科網股高潮日子不去不返,做人都係現實啲好。散戶有時係咁,輸到無眼睇,但唔睇仲輸得多。同時太懷念過去的股價,唔肯接近隻股「永遠不能回到過去價位」的事實。

28032013 睦羽仁 頭條日報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國際投行「空襲」有迹可尋

 

國際投行唱好或唱淡A股或港股的目的都為銀。20129月,摩根大通、瑞銀、花旗等國際投行頗「一致地」唱淡民行,不單該股股價受壓,連整體銀行股也受壓,但民行大股東史玉桂與民生都謂銀行基本面OK,史玉桂更不斷增持民行,結果股價一直升上逾12元高位。史玉桂更在帳面賺了幾十億元,成為去年人所共知的股市大贏家。


史玉桂於去年國際投行唱淡兼沽空民生銀行時就指出,這些國際投行的「空襲」路綫圖:


1
先找要攻擊的對象;


2
大量借入有關股票;


3
先沽出部分借入的股票,造成股跌現象;


4
再發表唱淡報告;


5
然後找可供造淡的藉口,例如業績公布不好,即死業績公布符預期,即是增長不夠多,要死業績公布超預期,即是已透支未來,遲早死……總之使市場達到個恐慌,該股會死,故要Sell


6
一旦投資者有懷疑,便將借入之股份大手、大成交量地沽出。普通看圖的分析者和投資者就會判斷:價跌,成交增;跌勢未完,應沽貨,從而導致滾雪球效應,圖使股價雪崩式下瀉,散戶便出貨;


7
暴跌時及之後,沽空的投行「靜雞雞」在低位買回股票;


8
歸還股票,掠水走人,留下有關的股票管理層和不知情的低位出貨散戶在舐傷口。


史玉桂所言的造空掠水圖譜是不斷上演的,十多二十年前,香港也有件「偷雞唔到蝕隻牛」的事件。股票名不記得,是隻五、六、七、八綫股,有人借貨沽空,但被「被沽空者」用銀彈接去所有沽出之貨,使到股票歸邊,沽空者未能在合約到期時夠貨歸還,結果是要在市場買回,「被沽空者」亦加入搶貨行列,結果股價由0.6元(還是6元?記不得了)升上逾16元。結果是沽空者與「被沽空者」場外講數,沽空者要「蝕隻牛」走人。


攻防戰綫將蔓延

要使無端沽空者受教訓,重點是用銀彈,你沽我買,由於無端沽空者是用借來的貨,亦只有借來的時間,這兩個是死穴。只要無端沽空者沽極股價跌不下,時間(借貨時限)會自然逼死無端沽空者。但如果沒有個銀主狠下決心,與無端沽空者作一死戰,無端沽空者通常偷不到雞都執到隻鴨,不會蝕隻牛。


港股歷史,無端沽空者蝕到「嘔泡」一役是1998年,港府打大鱷一役,當年逾270隻對沖大鱷在港衝擊港股匯,港府用1,200億買股,兼抽緊銀根,對沖大鱷沽股,價不下,兼加上借貸成本升,只好投降。當年不少市場論者都謂干預不該,筆者謂這是保家趕賊,自衞之舉。筆者更援引瑞典之前保其匯的例子,要將利息抽上500厘始可平亂,結果當年港息一度升上300厘,借錢、借貨的對沖大鱷在借貸資金成本大升時,只有「走頭」一路。

 

25032013 石鏡泉 Skypost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如何獲利

賣出點

一個複雜的問題,將之分開「投資的我」和「投機的我」來處理。若是「投資的我」買股,買入相對大隻的股份,目標是較長的年期,若是進入位較低,如今有20%以上的利潤,承受下跌的能力較好,本來也不一定要出出入入。不過,如股市的波動加大,即使是「投資的我」,建議是趁高位減持三分一至三分二,沽多少隨風險喜好而異,通常是年初沽,年中買(5月打後),有20%以上利潤可沽,等跌番10%以上買番(以大股計)
 
沽貨的風險是遇上升過不停的大牛市。即使係大牛市,因為無沽清,仲有三分一貨在手,都可以享受到,而你沽到一股不留,就要忍受沽完再升之痛。你會分到有些股份係大股,升極有個譜,沽得急無壞,有股份係中型股,如果買得平,有翻倍的可能,唔一定要咁快沽,即係可以坐,記住投資可以長。
 
投機的我唔同,流轉要快,有糊要食。投機唔可以俾自己輸,唔好捱價,更需要食糊。所以有20%利潤,老大沽一半,其餘一半以買入價止蝕,咁就一定唔輸,若以買入價高10%止賺,夾埋一定有賺。記住炒作之關鍵係令自己年年有正回報,唔好一舖輸清。
 
我有個朋友係炒匯高手,佢話俾我聽佢後生時一個經驗,佢以100萬開倉(5%按金,即係炒緊2000),有一排炒得好順,100萬好快幾個月變200萬,心雄,倉位愈開愈大,以為自己係炒神,唔設止蝕止賺,一個浪打過來,幾日間,200萬輸到變10幾萬,個倉著哂紅燈要追按金,佢捱到個市反彈打哂靶,只有20萬,佢話若設止賺,個倉剩150萬時可以走哂,起碼到本金位100萬都應該走,佢無走,就變到得「幾條毛」。
 
呢個朋友就由20萬炒番起,用兩年時間炒番上100萬,叫做翻本,玩3年要重頭來過,不過學到一樣,佢以後落盤已定好全部止蝕及部份止賺位(通常先食一半),咁就輸極有個譜,兼且一開始諗好退場部署,順勢可以賭耐,逆勢即刻閃,佢之後就不斷保持炒匯有正回報。
 
『買股容易沽股難』
 
要正確沽貨止賺一定唔係容易事。例如炒匯高手,佢100萬炒到上200萬,心雄唔在講,升到高位一定有好多利好消息跟尾,一定好多所謂專家見好唱好,要走起個party大家玩到好high時,有得玩有得食又有靚女滿場走時,要你抽身沽貨離場你話幾難?不過佢之後兩三年可以20萬炒返上100萬,即賺左5倍,萬中無一,現實係輸埋個20萬居多,特別係炒匯,用5蚊本去100蚊貨,只要睇錯跌5%就可以輸到渣都冇,你想等佢升返?Sorry!你已經破左產,即使你睇中升返都唔關你事。
 
 
唔識止賺止損輸到入肉,但「反敗為勝」那部份就係異數。
 
 
止賺之難,係大部份人無發達夢就唔去炒作,有發達夢想佢到時到候走真係好難,所以最好係定好方法才入場。有好多反對止賺的說法,例如「止蝕唔止賺」,「讓利潤奔跑」等等,因為買入好股,升少少就食糊,以後有大茶飯都食唔到,例如200美元買蘋果,200幾就走,唔知佢最後可以升到705美元。又例如幾年前3040元買騰訊(700),升到5060元好高興就沽,無諗過佢可以升到280元。呢都係過早止賺走哂雞的古仔。
 
 
問題係股王百中無一,雞股十之七八,當中有騙人股,有生意失敗股,有市場逆轉股,有生意唔錯但市場唔炒照跌之股,理性的方式是研究個股的情況,判斷佢屬於乜類別,估計佢生意的前景,然後才決定是否止蝕唔止賺,當中有好複雜的技巧,講就容易,做好難做到。若一旦判斷錯誤,買著雞股唔係好股,結果都可以好災難性。
 
 
股價好難估,即使內幕人也如此,騰訊主席馬化騰在20093月和投資銀行簽訂期權合約,收取期權金,向對手出售一個允許對方在兩年後以每股67.8元向他買入200萬股騰訊股份的權利,當時騰訊股價為55元港元。到兩年後要履行合約按價沽貨時,騰訊是192! 你話買平幾多?馬化騰共做了4份共800萬股期權售股合約,以每股賣平100元咁去計,馬化騰唔見8!
 
 
但唔好以為馬化騰係傻仔,佢呢個古仔除了告訴大家唔好信內幕消息之外,還展示第一個策略,分段減持,若你手上有好多貨,見價升何妨分段減持,即使賣平,你還有大量賺錢貨,若然睇股價真係跌,起碼套了部份現。所以我話散戶買股睇中大賺,第一個方法是部份減持,留部份再睇,若然你比較保守,買的又是大股,可以唔清倉,最多沽三分之二,已足夠食股市一年的升跌浪。
 
 
第二個方法是第一個的變奏,最買中一些暴升股,例如騰訊這一種以倍升的股份,是沽部份貨足夠收回本金,其餘部份全部是賺番來的,你若覺得公司有長遠發展前景,放埋一邊唔理佢,笑傲江湖,已保本不會輸入肉。例如你33元買騰訊,升到100元,沽三分一收回成本,其餘的就可長。這一個浪升一倍的股份都唔少,例如你在低位1.1元買保利協鑫(3800),見佢升到2.2元,怕大市回頭佢跟住回,何不先沽一半,其餘一半長?
 
 
第三個方法是定位止賺,例如高位回10%15%就沽貨,這個策略比較適合一些升勢較穩定的大股,例如騰訊在093月低位40多元起步,一直升到20101月,基本上係完美上升,一直升到176元,當中好少有大回吐,若定15%止蝕,可以睇到176元,然後在回吐15%150元出貨,當然不能食盡佢整個升幅,但食到一年的完升浪。也可以將分段減持和定位止賺結合,第一注先在急升時食,往後的定位止賺。
 
 
我比較贊成做事唔好去盡,唔好信哂各種分析,買可以買錯,沽可以沽錯,沽錯是沽得過急,沽平,但唔沽打回原型,都有遺憾。股和樓不同,樓好多時只得一間,只能做一個或沽的決定,股可以拆散來做,有好多空間,唔信哂某一種分析,咪拆三分一或一半去做囉。調過頭來,一個升市升完就回吐,你一股都無沽過,又好似白走一場。
 
 
陸羽仁 180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