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如何獲利

賣出點

一個複雜的問題,將之分開「投資的我」和「投機的我」來處理。若是「投資的我」買股,買入相對大隻的股份,目標是較長的年期,若是進入位較低,如今有20%以上的利潤,承受下跌的能力較好,本來也不一定要出出入入。不過,如股市的波動加大,即使是「投資的我」,建議是趁高位減持三分一至三分二,沽多少隨風險喜好而異,通常是年初沽,年中買(5月打後),有20%以上利潤可沽,等跌番10%以上買番(以大股計)
 
沽貨的風險是遇上升過不停的大牛市。即使係大牛市,因為無沽清,仲有三分一貨在手,都可以享受到,而你沽到一股不留,就要忍受沽完再升之痛。你會分到有些股份係大股,升極有個譜,沽得急無壞,有股份係中型股,如果買得平,有翻倍的可能,唔一定要咁快沽,即係可以坐,記住投資可以長。
 
投機的我唔同,流轉要快,有糊要食。投機唔可以俾自己輸,唔好捱價,更需要食糊。所以有20%利潤,老大沽一半,其餘一半以買入價止蝕,咁就一定唔輸,若以買入價高10%止賺,夾埋一定有賺。記住炒作之關鍵係令自己年年有正回報,唔好一舖輸清。
 
我有個朋友係炒匯高手,佢話俾我聽佢後生時一個經驗,佢以100萬開倉(5%按金,即係炒緊2000),有一排炒得好順,100萬好快幾個月變200萬,心雄,倉位愈開愈大,以為自己係炒神,唔設止蝕止賺,一個浪打過來,幾日間,200萬輸到變10幾萬,個倉著哂紅燈要追按金,佢捱到個市反彈打哂靶,只有20萬,佢話若設止賺,個倉剩150萬時可以走哂,起碼到本金位100萬都應該走,佢無走,就變到得「幾條毛」。
 
呢個朋友就由20萬炒番起,用兩年時間炒番上100萬,叫做翻本,玩3年要重頭來過,不過學到一樣,佢以後落盤已定好全部止蝕及部份止賺位(通常先食一半),咁就輸極有個譜,兼且一開始諗好退場部署,順勢可以賭耐,逆勢即刻閃,佢之後就不斷保持炒匯有正回報。
 
『買股容易沽股難』
 
要正確沽貨止賺一定唔係容易事。例如炒匯高手,佢100萬炒到上200萬,心雄唔在講,升到高位一定有好多利好消息跟尾,一定好多所謂專家見好唱好,要走起個party大家玩到好high時,有得玩有得食又有靚女滿場走時,要你抽身沽貨離場你話幾難?不過佢之後兩三年可以20萬炒返上100萬,即賺左5倍,萬中無一,現實係輸埋個20萬居多,特別係炒匯,用5蚊本去100蚊貨,只要睇錯跌5%就可以輸到渣都冇,你想等佢升返?Sorry!你已經破左產,即使你睇中升返都唔關你事。
 
 
唔識止賺止損輸到入肉,但「反敗為勝」那部份就係異數。
 
 
止賺之難,係大部份人無發達夢就唔去炒作,有發達夢想佢到時到候走真係好難,所以最好係定好方法才入場。有好多反對止賺的說法,例如「止蝕唔止賺」,「讓利潤奔跑」等等,因為買入好股,升少少就食糊,以後有大茶飯都食唔到,例如200美元買蘋果,200幾就走,唔知佢最後可以升到705美元。又例如幾年前3040元買騰訊(700),升到5060元好高興就沽,無諗過佢可以升到280元。呢都係過早止賺走哂雞的古仔。
 
 
問題係股王百中無一,雞股十之七八,當中有騙人股,有生意失敗股,有市場逆轉股,有生意唔錯但市場唔炒照跌之股,理性的方式是研究個股的情況,判斷佢屬於乜類別,估計佢生意的前景,然後才決定是否止蝕唔止賺,當中有好複雜的技巧,講就容易,做好難做到。若一旦判斷錯誤,買著雞股唔係好股,結果都可以好災難性。
 
 
股價好難估,即使內幕人也如此,騰訊主席馬化騰在20093月和投資銀行簽訂期權合約,收取期權金,向對手出售一個允許對方在兩年後以每股67.8元向他買入200萬股騰訊股份的權利,當時騰訊股價為55元港元。到兩年後要履行合約按價沽貨時,騰訊是192! 你話買平幾多?馬化騰共做了4份共800萬股期權售股合約,以每股賣平100元咁去計,馬化騰唔見8!
 
 
但唔好以為馬化騰係傻仔,佢呢個古仔除了告訴大家唔好信內幕消息之外,還展示第一個策略,分段減持,若你手上有好多貨,見價升何妨分段減持,即使賣平,你還有大量賺錢貨,若然睇股價真係跌,起碼套了部份現。所以我話散戶買股睇中大賺,第一個方法是部份減持,留部份再睇,若然你比較保守,買的又是大股,可以唔清倉,最多沽三分之二,已足夠食股市一年的升跌浪。
 
 
第二個方法是第一個的變奏,最買中一些暴升股,例如騰訊這一種以倍升的股份,是沽部份貨足夠收回本金,其餘部份全部是賺番來的,你若覺得公司有長遠發展前景,放埋一邊唔理佢,笑傲江湖,已保本不會輸入肉。例如你33元買騰訊,升到100元,沽三分一收回成本,其餘的就可長。這一個浪升一倍的股份都唔少,例如你在低位1.1元買保利協鑫(3800),見佢升到2.2元,怕大市回頭佢跟住回,何不先沽一半,其餘一半長?
 
 
第三個方法是定位止賺,例如高位回10%15%就沽貨,這個策略比較適合一些升勢較穩定的大股,例如騰訊在093月低位40多元起步,一直升到20101月,基本上係完美上升,一直升到176元,當中好少有大回吐,若定15%止蝕,可以睇到176元,然後在回吐15%150元出貨,當然不能食盡佢整個升幅,但食到一年的完升浪。也可以將分段減持和定位止賺結合,第一注先在急升時食,往後的定位止賺。
 
 
我比較贊成做事唔好去盡,唔好信哂各種分析,買可以買錯,沽可以沽錯,沽錯是沽得過急,沽平,但唔沽打回原型,都有遺憾。股和樓不同,樓好多時只得一間,只能做一個或沽的決定,股可以拆散來做,有好多空間,唔信哂某一種分析,咪拆三分一或一半去做囉。調過頭來,一個升市升完就回吐,你一股都無沽過,又好似白走一場。
 
 
陸羽仁 18022013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牛頓、泰勒斯、凱恩斯 的投資個案


科學家也測不準市場軌

 

我能算準天體運行的軌跡,卻料不到人們的瘋狂。這是近300年前,大科學家牛頓炒股失敗後發出的感慨。

  隨著A股市場大幅下跌,股民虧損嚴重,而作為專家理財的基金也未能倖免。2008年上半年,5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64隻基金共凈虧108萬億元。而在去年的大牛市中,基金也大面積跑輸大盤。人們難免會問,專家一定就比常人更善於投資嗎?

  我們還是來看幾個知識分子的理財故事吧。

  在出版了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後,牛頓成為劃時代的大科學家。進入中年,牛頓的興趣逐漸從科學研究轉向了物質財富。1696年,他當上皇家造幣廠的督辦,並於3年後升為造幣廠廠長,年收入達到2000英鎊。這是一份高薪,因為當時建造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臺總共才花了500英鎊。

 
  1720年,有著英國政府背景的南海公司被人們看好,其股價從年初的每股128英鎊左右開始迅速攀升。看到如此形勢,牛頓在4月份用大約7000英鎊的資金購買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僅僅兩個月後,牛頓把這些股票賣掉,竟然凈賺了一倍。

  但剛賣掉股票,牛頓就後悔了。

  因為到了7月,南海公司股價竟升至約1000英鎊。猶豫再三,牛頓決定追加資金繼續買入。然而,此時的南海公司卻出現了經營困難,同時受英國國會通過泡沫法案及法國密西西比泡沫迸裂的影響,南海股票開始崩盤,到12月份最終跌至約124英鎊。許多投資人血本無歸,牛頓也未及脫身,虧了2萬英鎊,相當於他當皇家造幣廠廠長10年的收入。回過頭來看,盲目追高、未及時止損……牛頓犯的正是一個股民的典型性錯誤。

  另一位算準天體運行的古希臘知識分子卻投機成功了,他就是西方哲學史上的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泰勒斯投機的情節很簡單,據說他根據天文學知識,預測到下一年的橄欖果將會豐收。於是他租下了當地全部的榨油機,等橄欖果豐收的時候,再按更高的價格向別人轉租,由此他大賺了一筆。這也是西方歷史上首例有記載的商業投機。








  從泰勒斯的成功投機中,其實還是可以總結出不少道理的。比如,只有他預知到來年的橄欖果將豐收,正是憑藉這一資訊不對稱,他才可以開展投機;他租下了當地全部的榨油機,這一壟斷使他獲得了定價權;用租而不是買的方式壟斷榨油機,則是利用了杠桿效應。然而,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也許是泰勒斯投機時的心態。

  泰勒斯原本是一名商人,可他卻不好好經商,喜歡到處旅行,並探索一些高深的哲學問題。當時有人嘲笑他:如果你足夠聰明的話,為什麼老是研究那些無用的東西,而不去發財呢?於是泰勒斯就用這樣一次投機行動來證明,哲學家如果想賺錢的話,完全可以比別人賺得更多,只不過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牛刀小試,就此收手,這無疑是一種不為錢所困的超脫心態。
















 

 經濟學家凱恩斯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資者,他一生的大部分財富是通過炒股賺來的。但他也有失手的時候,1928年他以11英鎊的價格買入1萬股汽車股票,不久後該股一度跌到了5先令(相當於跌去773%)。但經過冷靜分析後,凱恩斯並沒有割肉,而是一直等來了回升。耐心是一種美德,凱恩斯的成功,也許更多是源自心態。

  從炒股中,凱恩斯得出了著名的空中樓閣定理:在股票市場中,人們不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是根據他人的行為來決策的。事實上,基於人們集體行為的市場新均衡點根本就無法計算出來。因此,預測股價的運行的確要比計算天體軌跡難得多。在投資中,知識不是萬能的,心態也許更重要。

中國經濟時 20080909